艺术点亮了我的创业之路:斯玛特创始人武志受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季交流会

2018年4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斯玛特教育集团创始人武志受邀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季师生交流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点亮了我的创业之路”为主题,与前来听讲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并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对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看法。

01

母校时光

武志首先回忆了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的时光。2000年,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开始招生,武志幸运地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师从黄华三老师。黄华三老师学贯中西,对中西方艺术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教学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不是按照传统的训练技法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而是先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基于学生的情况为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并鼓励学生独立创作。”

黄老师的教学方式打开了同学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发现了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性,便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创作,做了很多的尝试,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用水泥做的”。除了艺术创作上的鼓励之外,武志还回忆了老师们的浸泡式陪伴教育。“当时,我们所受的教育是最值得、最幸运的,因为我们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老师,从早聊到晚,吸收了很多养分。”

在中国人民大学所受的教育对武志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创立斯玛特教育集团,提出“用父亲的心做教育”的理念,以及“陪伴、启发、引导、帮助”的教学方式,这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都是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教育一脉相承的。

积累了一定的作品之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武志开始走出去寻找画廊办展览,2002年冬天,武志和同学们找到千年时间画廊,在这里举办了第一个成功的巡回展。这个巡回展虽然不大,却提出了一个当时很新颖的观点——“另存”。“我们不去批判现在的任何东西,我们只是想把我们想做的保存在另外一个文件夹里,对传统既不批判也不跟随,对传统既不妥协也不模仿,这就是我们做艺术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晓光教授出席交流会

大二的时候,武志初次萌生了做美术老师的想法。当时他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主席,在带领同学们给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上美术课时,他发现了自己适合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当时的社会上还没有针对儿童美术老师的培训课程,而大多数参考书都以培养孩子的美术技能为目标,这和大学所教的很不一样,开始有了独立研发一套儿童美术教育体系的想法。

毕业后,武志在培训机构做老师,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是出于对孩子创作的尊重和热爱,他并不觉得累。“有时一天要上十一节课,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中午只休息一小时,但是我喜欢孩子们的创作状态,他们都是有思想的画笔,只要给予他们一些材料和想法,就会在他们中间产生化学反应,十一个班,十一节课,每个孩子的结果都不一样,这很让人兴奋。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武志提出了“用父亲的心做教育”的理念,包含爱心、唤醒和陪伴三个层面的涵义。教育者要有一颗爱心,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所有的孩子;唤醒更多的父亲回归到家庭教育中来,给孩子更多情感与理智上的陪伴;父亲的陪伴更加宽容自主,可以给孩子更大的体验、探究和犯错空间。

02

创业维艰

从一名美术老师到一名企业家,这中间还有很大的跨度,对此,武志向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坦言,创业期间他经历了很多磨难和艰辛。对于自己的这段创业历程,武志讲的非常动情,而台下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也对这个部分有着特别的兴趣。同学们都很受感动,会场掌声不断,演讲的气氛达到顶点。

 “在创业的初期,我是靠着保守的风格一直活下来,而一些当时很大的品牌,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在企业的管理上,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但是我很懂得尊重同事,给他们充分的授权。”这些结合真实经历的经验分享,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最初做儿童美术教育,会有一种成就感,等做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一种责任感,最后是一种肩负的使命感。一直到现在,儿童美术教育这条路还没有尽头,我会带领全国的中心继续跑下去,至少我们是在一条正确的跑道上。”谈到未来的发展,武志仍然信心满满。

03

互动环节

演讲的最后是互动环节,同学和老师们踊跃提问,有艺术方面的探讨,有艺术教育的问题,有创业的问题,武志一一作了解答。演讲的最后,武志的恩师黄华三教授也来到会场,和同学们做了简短的分享。从整体来看,听讲的大部分学生都对这次演讲感到满意,演讲结束后,仍然有不少同学和老师留在现场,向演讲者咨询相关的问题。

此次交流会的组织者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别敏女士表示,武志的演讲十分精彩,同学们很喜欢,以后还会继续邀请这位“大师哥”回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与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和交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