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幼儿园很听话,在家不乖怎么办?

  随着宝宝长大,开始逐渐进入逆反期。其主要表现就是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不管父母说什么要求做什么,都反着来。当父母询问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时,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夸赞宝宝听话、懂事。这是怎么回事?是老师在撒谎吗?其实,老师并没有撒谎,宝宝在幼儿园确实很听话、很懂事。为什么宝宝在幼儿园很听话,在家就不乖了呢?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宝宝在幼儿园很听话,在家不乖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家的表现和幼儿园的完全不一样。宝宝在家,经常不听话、管不住。在幼儿园却是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不仅如此,就连邻居或亲朋好友都会夸宝宝是一个好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宝宝在家和幼儿园的反差那么大呢?

  宝宝在家表现和幼儿反差大的原因

  宝宝出现这种反差更多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宝宝在家里更多的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国人的家庭教育一贯都有家长制的作风,也就是父母的话就是金玉良言,宝宝必须服从。其实,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逆反行为会越来越强烈。有些时候爸妈的目的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却不对头。教育专家建议,在家庭教育方面,爸妈一定要多和宝宝沟通,了解宝宝的想法,少一点家长制作风。以身作则帮宝宝改掉坏习,让宝宝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不要老是把宝宝当做小孩子。在家里宝宝的任性是爸妈造成的。在家里,爸妈总是既不让宝宝做这,也不让宝宝做那。宝宝在家里俨然像一个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宝宝的叛逆。幼儿园的老师则不同,她们对宝宝提出要求、发动宝宝自我管理、根据目标来实施奖惩。放手让宝宝“自己管理自己”,而这种“放手”对于家长而言却是难事。宝宝在家时所有的自律意识就都不见了。一旦溺爱成性,孩子就会不成熟了。这就是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很懂事,在家不懂事的原因。专家建议,在家里也要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妈要多鼓励宝宝去做,不要担心宝宝做错了。

  其实,宝宝都是好宝宝,家长未必就是好家长。家长想要乖宝宝、听话宝宝的目的是在管理上的省心。宝宝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萌发,这个时候正是培养宝宝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好时候。而家长要乖宝宝恰恰是要抹杀了宝宝的这种自我意识。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宝宝在幼儿园很听话,在家不乖该如何恰当处理呢?

  1、分散宝宝注意力。宝宝在这个年龄段对新生事物有着足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爸妈可以通过新鲜事物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很快阻止宝宝做一些父母不愿意宝宝做的事情。不过,随着宝宝的年龄增大,这一招很快就会不见效了。

  2、和宝宝立“君子协定”。宝宝有些行为是经常发生的,如果宝宝的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不符合正常的行为准则。针对这样的行为,爸妈就可以和宝宝约法三章,立下“君子协定”。这一招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屡试不爽。

  3、适当地冷落宝宝。现在每个家庭基本上就一两个宝宝,爸妈在对待宝宝上可谓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宝宝就摸清了爸妈的脾气。当宝宝的有些行为被爸妈阻止时,宝宝就会大发脾气甚至打滚耍赖。这个时候爸妈再去哄宝宝,那宝宝就会变本加厉,不休不止。亲子专家建议,这个时候最好能冷落一下宝宝,宝宝自觉没趣就会作罢。事后爸妈在向宝宝说明原因即可。

  4、爸妈要以身作则。爸妈是宝宝的第一个老师,在教育宝宝方面,爸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爸妈在家里一定要做好榜样,不让宝宝做的事情,爸妈也最好不做。当然,这里的榜样不一定是爸妈本人,也可以是别人,为宝宝树立榜样。比如宝宝喜欢看喜洋洋,你就可以告诉宝宝,喜洋洋就喜欢吃蔬菜。

  5、适当的惩罚和奖励。不要因为宝宝小,而舍不得惩罚宝宝。适当的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明令禁止的行为,宝宝一而再犯,那就需要适当的惩罚。要让宝宝知道这些行为在爸妈那里是绝对不能做的,要让宝宝知道爸妈的态度。这样宝宝就会摒弃一些不好的习惯。

  有惩罚就得有奖励。宝宝在这个年龄段根本没有学习意义的概念,完全是按照爸妈的意图,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这个时候任何大道理对于宝宝来说都没有实际的奖励来的有效。一朵大红花、一套玩具都对宝宝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宝宝不听话时,不要一味地发脾气。适当的奖惩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对于宝宝不听话的问题,一定要理性地看待。首先家长朋友要抛弃家长制的作风,和宝宝平等相处,不能宝宝不按自己的意图做,就是不听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