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镇一一簇桥

成都古镇一一簇桥,是四川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1998年获得了成都市五城区唯一的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镇”的殊荣。1999年被省上定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簇桥街道,地处成都市武侯区西南部,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52694人,暂住和流动人口10万余人,是全省首批百个小城镇试点镇之一。

簇桥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位于成都市南郊。古镇簇桥又名簇锦桥,是古时成都西通康藏,南接滇缅的重镇,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驿站。“簇”是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多用农作物秆如油菜秆、麦秆等扎成。簇桥在明代以前为竹索桥,即笮桥,与都江堰的笮桥相同。明惠帝建文年间(约1400年)改建为五孔石拱桥,跨度30米,桥下可行船,两边有石栏杆(1972年改建为水泥平桥)。清代初期,簇桥正式得名且沿用至今 。

簇锦镇盛产蚕丝,自秦汉以来,栽桑养蚕业十分兴盛,丝织品和生丝交易亦十分繁荣。唐宋时期,因蚕丝交易兴旺,簇桥一度被称为“茧桥”。明清之际,无论东路的资州(资阳),北路的潼川(三台),南路的嘉州(乐山),西路的灌县,还是陕西、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丝绸商人,均云集古镇,每晚十时后仍然灯火辉煌。随着交易市场的扩大,丝绸店铺不断增多,建起了儒林祠、灵官楼(遗址现为簇桥乡工商行政管理所)、铁佛庵、文昌宫、湖广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广东会馆(南华宫)、陕西会馆。

这会馆均为三开间院落式,大门临街,左右两间为次间,开间宽大。整座房屋为二至三进深,内部都有一大一小两个天井。院落内一般无戏台,但其后院均有十分宽敞的院坝,栽培着花卉、竹木,占地小则三至四亩,大则六至七亩,均为砖木结构的四川民居风格。

湖广会馆的建筑面街,坐东南向西北,正开间稍大于两次开间。正门为重檐金柱,檐柱上方置三重吊檐,垂柱花罩上人物、花卉纹式雕工精致。屋面为歇山屋顶,正檐翘角,正脊高大,瓦脊上塑有火柱、鸟禽雕饰。整座会馆深三进,双天井,四周有走廊、厢房相连,柏木房架高大粗壮。会馆对长幼尊卑的居住有明确规定,上方正屋一房一底,是安置祖先牌位和议事用房,两边厢房为同乡人住房,院内上房为长辈居住,过厅后两侧厢房为晚辈居住。后院掘有水井一口,厨房厕所均设在前后耳房内。会馆周围封闭严密,仅有侧门可通后院,大院旁边茂林修竹。建筑威严肃穆,结构合理。

据1911年统计,当时镇上从事纺丝织锦的多达300余家。嗣后,因日本生产的人造丝绸大举入侵加上连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簇桥丝织业逐渐衰落。到1950年,镇上仅存丝绸店铺六家,1966年后则消失殆尽矣。

簇桥有很多的历史记忆, 至今人们还在传唱一一

“石牛卧波”

原创            成都记忆一一簇锦传说(一)

石牛卧波玄女观,水涨水落知深浅。

公牛遁逃归天去,只剩母牛恋人间。

此景在簇桥下场临街处,位于簇桥龙井村三组、十组交界处。附近有玄女观,瘟祖庙,儒林寺,牛儿桥。

站在牛儿桥上,低头可见牛儿桥下急流奔腾,波翻浪涌。桥下两岸石壁上有一对石牛,石牛长约一米,高可三十公分许,石牛头、眼、鼻、角身、四肢及尾部,结构均合理,雕工细腻,栩栩如生。

相传在清乾隆时期,簇桥场镇的徐姓秀才,家贫、体弱。一日书生外出散步,见一乡民牛二娃正欲偷张员外的牛,遂急急吼道:“张员外,有人偷牛。”偷牛之人被此一惊,情急之下将手中的牛绳丢入徐秀才怀中脱身而去。等张员外及其家丁赶到之时,牛绳已在徐秀才怀中,家丁们一拥而上,将徐秀才围住殴打一顿。张员外由此认定徐秀才为偷牛之人,将其状告到双流县衙。县衙之上,徐秀才百口莫辩,其妻子是当时出名的才女,在县衙之上为丈夫徐秀才据理力争,称丈夫手无缚鸡之力,完全不能将牛从园中牵走。当时的县官在细细询问了徐秀才经过之后,判定张员外为诬告。当堂释放了徐秀才,又爱惜其才华,因徐秀才被张员外家丁殴打,遂判罚张员外两百两白银作为补偿。徐秀才经此一事后,苦读诗书,后中进士,最后回到双流县任县令。徐县令任双流县令期间,回到簇桥,经过当时被诬告偷牛之地,感念因牛的原因带来自己生活的改变,同时发现原来的河上已经架起两根木条用于两岸的人通行,心中善念顿生,带头集资建桥为簇桥乡民谋福利。因为心中觉得牛是自己的恩人,遂将桥命名为牛儿桥。

因传说久远,其真实度已经不可考证,但是牛儿桥下的石牛却为簇桥乡民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此石牛,实乃簇桥古镇之水文标尺,平时,不论水势平缓,或水势湍急,水平都在石牛脚下,即平安无事。一旦水流超过牛背,即为洪水暴涨,就是洪灾了。

公元1947年夏天,特大洪水,肆虐川西,千年古镇簇桥,未能幸免。洪水翻堤越岸,汹涌上街,淹过房屋墙壁一两米,一片汪洋,许多房屋倒塌,财物冲毁,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奇怪的是,牛儿桥下,沿河两岸石壁上一对石牛,原分公母两个,在1947年特大洪灾以后,公牛竟不翼而飞,只剩下一只母牛和公牛失踪后石壁留下的凹槽痕迹,太玄了。有人说,公牛被洪水冲走了;有人说公牛被人偷走了,到底这样了?这应到是一宗悬案。不管怎么说,石牛卧波,是先民们的一种创造,一种智慧。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见那眷恋人间的那头母石牛,乖乖的蹲在牛儿桥下,岸壁之上,倾听簇桥的故事,静观簇桥的美景,见证簇桥的沧桑变化。

原创            成都记忆一一簇锦传说(一)

(《龙井记忆项目》组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