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桐先生:国学、古琴、琴书之乐

老桐先生:金陵古琴家,吴派琴学传人,金陵吴门琴禅馆导师,东南大学古琴社指导老师,国际古琴养生学会副会长,著有琴学专著《古琴之道》并发行《琴道》CD,北辰青年计划核心导师,“吴门琴禅 古琴课程”创办人。老桐先生致力于传统圣贤文化的弘扬和经典国学智慧的传播,“以琴静心,以禅明心”,琴风崇尚中正平和、清微澹远。

老桐先生:国学、古琴、琴书之乐

说明:本文是老桐先生在邹城为北辰青年讲课的部分节录,略显大义,不完整,已得先生审阅。

国学与智慧

学习有两件大事:一是要明白人生的道理,二是要获得人生的快乐。国学,从儒家文化说是两大内容,一个叫礼,一个是乐,叫礼乐文化。礼就是要让人明白生命的道理,修行人生的规范,达到生命的提升。乐呢,就是通过种种方式让我们获得生命内在的快乐。快乐本身就是国学的一个内容,也是国学的目标。讲伦理规范而不讲生命的祥和快乐,是学习国学的偏差。

在古代,古琴不是娱乐项目,而是文人志士的心灵之音。聆听古琴可以感受到高山流水,可以感受到阳春白雪。所以古琴是跟生命的和谐快乐、生命内在境界的提升息息相关关的,而不是仅仅是娱乐耳朵、感官之乐。

君子包含两个方面:外而有礼,内而和乐。若有一个人,你跟他往来,他什么方面都很有礼貌,你就很舒服。同时他自己又很快乐的,你会觉得非常自在。礼跟乐就是儒家教育的精华。

我们参加了北辰青年营,通过种种因缘,今天我们又到了孟子故里。我希望大家回去都要看《孟子》这本书,同时也可以配合南怀瑾先生写的《孟子旁通》一起阅读。

老桐先生:国学、古琴、琴书之乐

被人所需要的人就是儒,或者说你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人就儒。“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意思是一个儒者要学很多本事来帮助天下苍生。所以儒者是被人所需要的人。中国文字很奥妙,道家的文字称“仙”,一个人一个山,住在山里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跟天地合德,称为“仙”。佛教的“佛”字,一个人,一个弗,就是说不是普通人,是超越世俗烦恼,超越无明众生的,大彻大悟、真正觉悟的人,圆满的智者就是“佛”。中国文化的文字里包含了很多天地宇宙的信息。

圣贤不仅仅是道德的楷模,他们还是智慧的楷模。在古代,“道德”两个字就包含了智慧。在今天,道德似乎仅仅是伦理、是好人,这是一种偏差。道,其实是对宇宙最高智慧的领悟;德,是悟到了天地宇宙的根本,产生的种种功能。那么,道德就是最高的智慧和最高的能力。所以,以圣贤为榜样的学习是生命成长的最好的方向。

大人之学

国学是解决什么问题呢?在中国古代,国学是生命的根本之学。我们现在把学习天经地义地认为是学知识,学技能,为了谋生。但四书五经中传达的是人性善恶、修养、君子、大人。这才是生命的教育,人格的教育,人生提升的教育或者说生命成长的教育。

读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要帮助你谋生。因为人生在世第一个事情是要活着,人第一个责任就是自己的生存。但是如果说读书光是为了谋生的话,你就把人类最优秀的智慧灵性、伟大的文化创造全变成一个非常低的谋生工具。你就想象不到人类还有哲学、宗教、艺术那么多伟大的思想。事实上,你生命快乐的来源,很多都是跟谋生没关系的。所以,人生另一个重要的事,就是要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人才能活得快乐。这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本义。人生而为人,是有思想、有灵性,有情感、有意义和价值的追求的。

大学的第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正的大学就清楚了:明明德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明白心灵的奥妙。亲民,是要帮助他人,帮助社会,利益人心。止于至善,就是说自我生命的成长,以及对他人的帮助、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利济天下而达到圆满境界。

我们整天关注自己的学分,关注自己的成绩,关注自己赚多少钱。在古代就叫学了“小学”,小学即是专业技能之学。你哪怕是清华出来的,若没有学到生命的学问,也只是学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小学。现在许多“大学”,事实上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小学”。

古人还有一个概念叫“大人之学”,学学问就是为了成为“大人”。大人之学,大人就是生命成长、人格挺立,有高度智慧和仁善的情感、能利益他人的人,这就是君子人格。儒家讲仁人志士,关怀家国天下,这个就是大人。小人则是指生命格局很小,不关心文化和心灵,只专注个人私利、谋生层面上事情的人。

儒家还有一个概念叫君子。君子三达德。第一个就是仁善。君子要仁慈,要善良。这是君子的第一大根本品格。朋友之道,“友直友谅友多闻”,善良、体谅,有关心他人,帮助别人的情怀的叫谅。

第二个是智慧。君子是有高度智慧的。这样他才有高度和能力,他才能利益自己、帮助他人。我们现在一个较大的倾向,就是把国学变成一个伦理道德的教化,忘记了国学是一个伟大智慧的传承。我们应该全方位的学国学,学一个系统的智慧的真正的国学。这样才能发挥国学作为是生命成长之学,君子大人之学的作用。有知识,没文化是现代人的通病。他们身上缺少了生命的觉醒和成长。所以有人说,当高度的知识跟很低的道德结合在一起,是最危险的、毒药一般的事情。

第三个是勇。这个勇不是孔武有力。勇是一个人的责任,敢于担当的勇气。我们现在很多人看到马路上行人摔倒都不敢扶,有人说这不怪我,是现在社会风气不好。但古代的儒家勇到什么程度呢?例如木兰从军,女子也可以为了家国天下,到边关去打仗的。在儒家叫立志,在佛家就叫发心。人有立志,有发心,有格局,生命才能大起来。如果生命全为自己,不为他们,生命永远是小的,大不起来。

现在教育存在偏差。之前有个新闻说一个家长陪孩子到武汉读大学。整整四年孩子都没有自己洗过衣服,全依赖家人。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自己事情都不负责,如何去帮助别人?所以古人有个重要的教学,就从洒扫应对开始。洒扫是勤勉,应对是情商。现在很多优秀的学生到了社会就昏掉了,觉得自己很优秀、就变得很傲慢。而真正的优秀是体现在给他人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谁懂多,成绩有多好。能力有两大方面:智商和情商。情商是指管理情绪的能力。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能了解他人的情绪,知道别人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现在生活中很多人永远把别人当作自己情绪的垃圾桶,这个要注意。

古人讲要认识自己的心,觉察自己的心,修炼自己的心。一个不认识自己心灵的人,一个不懂得修炼自己心灵的人,永远没有成功。所以,修心是国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叫明明德,佛家叫明心见性,道家称之为悟道修真。当然道家不是都到山里去修炼成仙,有可能你在北京的中关村某个高楼大厦里打坐修炼开悟了。我们将来要提倡在城市里,在高楼大厦里头打坐开悟,因为我们现在很难脱离当下的生活环境。

修习国学的方法

学国学不是穿汉服唐装。读诵国学经典,是修行国学的法门,是基础。钱穆先生说一个中国人必须要读九本书,那才叫中国人。哪九本书呢?《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我推荐佛家的三本经典:《六祖坛经》、《心经》、《金刚经》。

前几年有一部了不起的电视剧叫《天道》。原著叫《遥远的救世主》。这部连续剧,有很多的智慧,推荐给大家。

现代社会培养了很多知识分子,而没有培养出有文化的读书人。国学启发我们不仅要自己成长,还要帮助别人。生命中最大的转化是你想利于他人,至此,你的生命高度就完全不一样。你会发现,越利于他人,自己越幸福越快乐。为善最乐。

第二个要参访善知识,要寻找国学老师。你们到北辰来不错,本身就有游学参学,大家有机会和很多老师交流学习。

第三个一定要真正地在生活中实践。懂一分做一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决定了各种性格方方面面的形成。而实践就是改变你的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后要习,习了之后会带来快乐。儒家称之为修身养性,佛家称之为修行,道家称之为修炼。

左琴右书

君子之座,左琴右书。书用以传承人生的道理,琴用以获得生命的快乐、生命的祥和。儒家对乐非常重视,孔子曾经是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今天听古琴,本质上是在学国学的乐教。为什么乐教这么重要呢?涉及到一个教学的规律。因为生命的成长,是要通过明白道理来改变自己,在快乐中养成良好的品性。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快乐的事情——琴棋书画,古琴排在第一位。

老桐先生:国学、古琴、琴书之乐

涉及到心灵提升的称之为道,涉及到愉悦他人的演奏技术称之为术。所以,琴棋书画天生就是读书人的事情,而不是音乐艺术家或者比赛竞技的事情。古琴是和国学、修养连在一起的,而不是跟悦耳、表演连在一起的。聆听古琴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如此,古代文人弹琴之多超乎想象。孔子及历代许多读书人。蔡邕不仅弹琴,还有古琴的专著《琴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嵇康弹《广陵散》,就是用的古琴。孔子、诸葛亮、陶渊明、白居易、刘禹锡都是文人,所以古琴是文人弹的,不是艺人弹的。以后如果有人问古琴跟古筝有什么不同,你讲一句话:古琴是文人弹的,古筝是艺人弹的,所谓“文人琴、艺人筝”。《松下听琴图》描绘了文人松下雅集听琴的画面。从来没看到文人在山里弹古筝,说明琴是很高贵的。古代是“童子抱琴”,现在倒成了“家长抱琴,童子学琴”。音乐的本意是让人快乐的,而父母的逼迫,让本来属于生命快乐的事情失去了意义。所以一定要去找一件让你快乐的事情去学习,你生命状态才会保持高昂充沛。

人无癖则不可爱,人有癖好则是可爱的。如果一味追求追逐功名利禄,生命就是枯萎的,不快乐的。所以古代提倡女子要学古琴,学女红,学刺绣,学绘画。假若你每天弹琴两个小时,几十年后你看看能到达多高的境界。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一些好的东西,它们让我们的生命有所依,有所靠,有滋有味地成长。当一个人没有使自己快乐的爱好,他必然要在环境中希望别人给他带来快乐,这就是人性。你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快乐,要让别人给你快乐,你在社会上就叫负能量。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学国学,最终是要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求别人。琴棋书画,让自己有爱好,你就不会去烦别人,自己很充沛。所以君子大人有一个特点:他的人格是独立的,生命是挺拔的,快乐是从内生发的,而不是依赖于外的。

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当你己立己达、内在独立、有能力有成长时,这才能与他人形成一种平等相互的帮助,而不是说成为别人的牵绊。国学教一个人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的、有理性的、有良好情感和能力的人,这便是它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的意义。

古琴与修养

古琴是怎么带来快乐的呢?快乐最重要的是:心要安静,人要恬静,人对自己的生命要有调控。《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代读书人有一个重要的修养就是要安静,二程子、陆象山、王阳明、曾国藩都打坐修行。所以,古琴能够让你在静中获得快乐。

第二个,琴声可以带来一种旷远的感觉。琴声被称为太古之音,美妙、空灵,好像超越了世俗。它能让你回到童年,看到山水,飘飘然恍若隔世。古琴让我们跟大自然息息相通,体会个中滋味。

第三个,琴声恬淡超然,能够带来平和的修养,生命的提升,内在的祥和。现代的艺术给人带来的是短暂的快乐和情绪的宣泄。古琴表达的是山水之情。山水之情,是天道。所以古琴是用一种更高远的境界来升华生命。这就是教育的奥妙。

弹琴听琴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快乐中修养身心,提升生命状态,它对家庭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一个母亲弹琴,孩子觉得母亲是高贵的高雅的,这就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琴的声音天生雅正,安静平淡,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养成温文尔雅的性格。

读书人有两件事情,一个是读书明理考官、治理州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一个就是琴棋书画,它是让身心和谐、保持生命蓬勃向上的方便法门。

老桐先生:国学、古琴、琴书之乐

国学传承是活生生的。陋室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调素琴,阅金经”。调素琴就是弹古琴。阅金经就是读经典。这里表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不追逐名利,生活哪怕穷困,也要实现精神生活的富足。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而古琴就是恰恰是淡泊的、优雅的、安静的。教育的精华是培养恬淡超然的人格,宁静悠远的志向,这在古琴中天然有了。所以诸葛亮弹琴自然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古人说立志是青年人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很多人首先想找个名气大的公司或者赚钱多的行业而不是考虑如何才能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你们现在正当年,是养志的重要阶段。有志向有理想,你将来一辈子就有格局有高度。你光学知识,没有格局,没有志向,将来不会有成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