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儿童学习编程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现阶段,市面上儿童学习编程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少儿编程学习的模式


一种是PBL模式(Project Based Learning),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将学习与任务挂钩,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制作动画、小游戏等项目来学习编程,典型的代表有Scratch、APP Inventor。


另一种是脚手架模式,借助游戏闯关的形式,就像造房子一样,通过脚手架辅助搭建小程序,从而让孩子学习编程。这些小游戏因为是图形显示,非常直观,很容易激发孩子对编程的兴趣,典型的代表有Tynker、CodeMonkey。


少儿编程课程的关键要素


01 师资力量


教育产品,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老师,老师是谁,比课程本身更加重要。同样的课程,不同的老师,讲的内容会完全不同,孩子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好老师可以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少儿编程教育,也可以最大程度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少儿编程教育老师,一方面要懂编程本身,另一方面则需要是幼教人才,而懂编程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做编程了——毕竟编程是一个高薪工作,因此目前少儿编程师资是极其匮乏的。


同时,教师的培训机制也是缺乏的,每个机构只能自己去摸索,各家的培训方式都不相同,这就造成市场上的少儿编程教育教师良莠不齐。


02 课程体系


不论是奥数、英语、钢琴还是舞蹈,诸多学科从儿童时代可以一直学到成年。少儿编程理论上来说可以不断学习,最终将基础能力转化为大学专业甚至终身职业。不过目前并没有贯穿整个成长阶段的少儿编程教育体系,大多数都只有几年课程。


03 编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少儿编程教育仍处于落后状态,投资力度不够,也没有引起家长的广泛重视。以全球少儿编程语言Scratch为例,美国的渗透率最高,为44.8%,而我国的渗透率仅为0.96%。虽然大多数中小学已实行编程教育建设,但由于少儿编程教育并不在我国中小学科目内,很多家长认知不够,热情不高。


同时,少儿编程作为新事物,还没有权威、统一的评价体系,家长认知也不多,因此在和学科辅导班、兴趣特长班相比时自然落于下风。


2.少儿编程教育的课程延续性不足,往往只有适合几年学习的课程体系。


在参加完少儿编程项目的一个阶段课程后,孩子对图形化编程已经基本掌握,这时,下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是硬件编程,比如机器人编程,或树莓派等开源硬件;另一个方向是信息竞赛或代码类编程。开源硬件涉及较多电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代码类编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对数学的要求也更高,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但这时孩子的升学压力也很大,几乎没有时间投入到编程教育中,于是,如何选择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同时,现阶段已有的编程教育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融合的并不是很好,在编程教育中得到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和实际学校的编程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如何将前者应用到后者也是一个难点。


3.中国STEAM教育缺少创新高效的教育资源和项目建设,大多资源从美国引进,存在着老旧过时的问题,再加上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不能完全达到STEAM教育所需的水平,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利用教育资源掌握知识和能力。


4.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图形化语言学习的编程教育而言,游戏化编程教育将编程语言学习变成游戏关卡,学习者通过输入代码指令来引导角色过关,最开始是零门槛,难度不断增加,而游戏的过程编程知识也在逐步扩展。


不过游戏化编程教育要落地同样面临挑战,说到游戏家长和学校可能会有所排斥,宣传好游戏化编程的价值很重要,同时也要在趣味性和知识点上平衡,而且目前游戏化编程做的较好的都是美国的课程,需要汉化。


5.市面上的编程教程以软硬件结合的套件较多,训练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编程技能,而编程环节需要孩子理解if、while、for这样的编程语句,虽然有将其转化为图形化界面,难度依然非常大,市场需要新的形式。


以上这些信号都预示着信息技术和编程科目在孩子的教育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