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记忆】挑 河

18岁那年,我看到了挑河——工地上人山人海,车推人挑,号声震天,红旗招展,这是1958年开挖通榆河的画面。

走进岁月的记忆,在那个年代,为了改变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县办工程小到中沟,大到开挖河道,秋忙刚结束,水利大军出发,岸上、河里水陆两路车船并进,人们参加水利劳动称为“上河工”。我这辈子上了两次河工,1977年渔舍围垦,1979年开挖新东河。我上河工在营部(公社)搞政工。40多年过去了,思绪的浪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东台记忆】挑 河

挑河的人一到工地,便热火朝天忙开了,搭工棚,砌炉灶,安营扎寨。一排排工棚,远看,像群鸟栖息;近看,像古代军营。每当一轮红日从海边升起,朝晖从工棚迎接出锹的队伍;收工了,工地一片喧腾。民工,一个闪亮的名字,把开挖河道的丰功伟绩写在历史的画卷。

【东台记忆】挑 河

想起他们,我眼前便会呈现围垦工地的画面上,绵延几十里,红旗接彩旗,白天人接人,晚上灯连灯,歌声、机声、号子声,震塌龙宫西大门。六万大军奋战黄海边,激战无名川,填平麻虾套,筑起通天坝,茫茫一片海滩,围海造田十万,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东台记忆】挑 河

河水扬波歌挑河,思绪的浪花,在我的心河里涌起对锹、扁担怀念感激的情波。我赞美挖泥开河的大锹,它虽不显眼,可是一锹锹的挖土成河——掘成壮伟的河道,掘出改天换地的新貌,这是奇迹(更多的东台记忆请关注“东台时空”)。当我再一次看到它,锹柄被岁月之掌磨得瘦小,锹口,汉唐的光泽渐渐消逝了,但它的价值和声誉,和大自然的旧貌变新颜,光荣地连结一道。

【东台记忆】挑 河

一支支桑木扁担,在晃晃悠悠中发出“吱嘎、吱嘎”的独奏曲,在忙碌的季节,在重整山河的岁月中功不可没,如今虽被冷落,曾和人相伴和锹相随,以负重的形式,留下行进的身影。锹和扁担在人的一唱一和中谱写了时代篇章。

【东台记忆】挑 河

河水扬波,朵朵浪花歌唱着海潮让路围堤立,围海造田创奇迹的凯歌。

斗转星移,一晃40多年过去了,站在黄海边上眺望,蓝天白云相迎,艳阳高照,海鸥飞翔,海浪欢唱,大海献田,荒滩交粮,林茂粮丰,五谷飘香,如愿以偿。一幅美的画图,使你豪情满怀,心潮澎湃!

◆来源:原载《东台日报》(2019年12月26日第八版),东台时空综合整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