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写作时如何能够写出深刻的作文呢?有哪些方式和方法呢?

  在学生们写作文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评析作文不深刻,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才是深刻的作文呢?其实在少儿教育加盟网老师看来文章深刻,也即是立意深刻。比如一样的作文题目有人看到的只是外在的、表面的现象,而有人读到的则是内在的、深层的本质。所以只有学生们只有抓住事物本质的立意才是深刻的,才见作者思想力度,才能发人深省。今天少儿教育加盟网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作文深刻的方法和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在写作时如何能够写出深刻的作文呢?有哪些方式和方法呢?

  深刻是初中作文发展等级的首要标准,是衡量学生思想、思维、思辨深度的重要尺度,还是立意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立意深刻呢?

  所谓“立意深刻”,就是文章的主题应该反映事物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关系,思想观点具有启发性。很明显,深刻是有层次感的,是要在浅层立意上进一步挖掘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立意深刻,只有阅读量大、体验丰富、眼光敏锐、思想深邃的人才能达到,一般人是无可企及甚至不可学习呢?我的答案是,不尽然。相反,我恰恰认为,只要你能掌握一定方法,文章偶尔来点小深刻并不是难事。当然,无论哪一点,都需要充分发挥你的联想能力。

  (一)放大一点。

  立意求明确,我们可以大题小做,化大为小;立意求深刻,我们又可小题大做,以小见大。由于当下初中生写作,基本都是以我为中心,围绕“我”展开的。据调查统计,全国中考作文侧重写自我的占42.5%。立足自我,便于抒发,更真实亲切,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立足自我最终囿于自我,不能跳出小我的圈子,融入更大的空间和群体,文章立意就难有深度。因此,我们不妨将文章视野放大一点。从小我入手上升到大我,从个体入手上升到群体,从个例入手上升到现象。

  作文要立足以小,但更要上升以大。立意大一点,才能深一点。相反,囿于小,则立意止于浅。退一步说,即使你不能在文中化大主题于无形,不能循序渐进以小至大,至少也得让立意在文末做个形式上的升华。

  (二)看远一点。

  写作文时,强调最多的可能就是要写身边的事,写生活中的事,写最熟悉的事。也即是说,作文要立足当下,扎根现实生活。很显然,这样写起来,有材料,好下手,有话说。但是,当下学生的生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你能看到、听到的,他人也能看到、听到,你能做到的,他人努努力也基本能达到。应该说,学生日常生活的雷同率相当高。这也就是,为何学生的文章会千篇一律。相似的内容,立意当然也会大同小异。

  之所以深刻之不同,那是有人小事看大了点、理解深了点、思考辩证了点,以及目光放得远了点。如果放下前三者暂且不论,目光之远近就决定了立意之高下。当别人都在当下生活掘金找矿,你却在体验和感悟历史,审视前人的成败得失;当大多数人的思想认知依旧徘徊于今天,你却放眼未来,关注着明天和后天。很显然,你的知识和思想绝对会与他们不同。涉及到写作,那就是立意的高下。至少,你的作文立意比他们增加更多深刻的可能性。

  看到这里,相信你应该明白,为何很多学生津津乐道于历史和未来。据说,全国中考有12%的作文侧重写历史题材 。当然,这里的“远”还包括空间上的距离。既然无法拼经历,那就拼阅历和体验。是的,你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千百种人生,别人不可能经历和拥有的。

  这就是你立意深刻的财富之源。立意深一点,不妨看得远一点。审视历史,展望未来,让阅读和想象架起这座时空之桥,让形象思维打开我们的思想之门。

  (三)挖深一点。

  鲁迅先生说“开掘要深。”说的就是立意要深挖,给人更多的启示和思考。如果说,放大一点和看远一点都还相对较易,那么挖深一点就颇有些难度。立意由浅入深是一个分析思辨的结果。这需要基于一定的知识信息和思维能力,尤其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你以具体的物象、表象、现象等为起点,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和共性,进一步通过具体事件,来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因此,你要挖的是事物的本质,社会生活的规律,揭示的是其内在关系。相对而言,这更适于材料作文命题及提示式作文命题。整体而言,立意于虚,要比立意于实更容易写深刻。当然,无论立意于虚还是立意于实,最终写作时都要落笔于实。

  立意深一点,我们就要立足现象看本质,立足行为看思想,立足具体去抽象,抽象出态度、精神、文化、灵魂、人性、价值、意义、道理、规律、原理等,挖掘出深层次、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即使立足当下,也应该切入时代深处,洞悉时代的脉搏。

  (四)辩证一点。

  整体而言,初中生的思辨思维并不是很强。所以,议论性文体写作并没有作为初中训练的重点。但这并不等于,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重要。相反,逻辑思维中的辩证思维还是写作能力的核心,是立意深刻的关键。尤其是,辩证思维中的变化论、矛盾论、和谐论是我们写作议论性文体,及立意深刻所常用的方法论。

  通俗点讲,就是立意时要用发展的、全面的、联系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习惯性的理解阐释走向思辨。何为阐释?阐释就是理解,遇到作文命题,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果怎样、有何意义。其实,这也正是绝大多数学生审题立意的常规套路。

  所谓思辨,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思考、辨析、质疑、比较等。虽说阐释和思辨都可以让立意深刻,但思辨或许能让你的作文立意,在走向深刻的同时又与众不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