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怎样从材料中准确的提取中心词呢?有哪些方法呢?

  作文能力取决于综合素养随着高考的来临,语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作文作为语文当中灵活性最强的一个部分,历来都受到极大的重视。作文题的优势,就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那么在作文材料中怎么能够更好的分析出材料的含义呢?如何提取材料作文的中心词呢?少儿教育加盟网老师认为在于以下四点:

高考语文作文怎样从材料中准确的提取中心词呢?有哪些方法呢?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作文不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审题深度不够,立意难以突出;联想能力欠缺,文章难出光彩;素材积累不足,难以支撑表达;文字驾驭能力不强,题目问怎样从材料中准确地提取中心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考核的其实就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

  理解能力:从材料能够读到什么?

  联想能力:从字面意思,可以联想到几层意思?

  总结能力:读懂材料,得出自己的理解,选材之后,要凝练出自己的表达方向,也就是所谓的命题,或者说提取中心词,掌握关键词,都是一个意思。这几个层次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造就了文章的丰富多彩。以下,我们就具体的高考题目来做分析,寻一寻作文命题的脉络。

  2018年全国卷II:《幸存者偏差》(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高考作文题:“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这些部位收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则高考作文题,短短一百多字,传递出了多少信息呢?我们来分解一下:

  第一层文字表面有哪些意思?基本的理解。

  初读任何文章,总是先读到第一层的意思,也就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就像这则材料,表面自然讲的是对于幸存飞机进行防护,统计学家沃德和其他人的不同观点,最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果对材料的理解仅止于这一层,学生很难找到命题的切中点,你不可能去描述这个故事,或者称赞沃德的正确,也就没东西可写。

  第二层暗含、传递出什么讯息?基本的领会。

  再读这则材料,你会读到一点不同的讯息,透过字面去看看有什么延伸的意义。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沃德的坚持为什么会正确?这里面传达的是,少数人胜过了多数人(力排众议),真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细节决定最后的成败(只有少数弹痕的地方,才是重点部位,因此确保了安全)。这需要思维的进一步深化,要去推敲、琢磨。

  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到了这一层,学生就有命题可写了。比如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就有从“以小见大”或者“细节决定成败”切入,正好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读到这一层,语文就真的还给老师了。

  第三层能提炼什么精神?更高层次看问题。

  细读材料,善于思考和发散的同学,往往还能读到更多、更深层次的意思。比如,专家们对幸存者战机进行统计分析,这代表着一种科学态度;而统计学家沃德能够力排众议,在于他的专业程度让人信服,他的建议也更符合事实。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想,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如果没有这种精益求精、坚持真理的毅力和决心,读到这一层,体现的就是学生看问题的格局。

  不光是看到微观的决策过程,还能站得更高,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思考,看问题更有高度,分析问题也必然更有深度,加上良好的文字功底,写出好文章就是必然的。

  第四层文外之意是什么?领悟出一个境界。

  对于眼界和见识都比较宽的同学(当然肯定是少数),不光能读出材料的精神,还能读出不同的世界。这里面,有一个推己及他的过程。读到了前三层意思,然后看到了其中体现的态度和精神,如果推而广之,从各行各业、任何事情上,都需要这样的态度和精神,还有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从一则一百多字的材料,读到整个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

  能够达到这一层,代表学生不仅知识涉猎面广,思维活跃,能够从各个角度去想问题,不光是语文基本功扎实,各方面的素养也会比较强,否则很难实现这样的跨越。

  以上就是少儿教育加盟网老师总结的高考作文审题步骤,还在于一个学生本身的综合素养,不同的人读到不同层面的意思,读出来的结果必定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比较喜欢使用讨论法,尤其对于高中的孩子,语言表达也是训练的侧重点:一方面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看法,对于过于偏颇的引导他们自行调整;

  另一方面给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同时,在讨论结束后,得出大家都觉得信服的结论。讨论的过程就是思维互相激发的过程,而得出结论就是归纳的过程,提炼的过程。在讨论课当中,学生的视野和思考都会得到很大改善,这样的课程对老师的控场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老师有定力、有主见、能包容,并且可以保持客观、公正。

  其实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训练其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妨多引导孩子参与时事、热点或者话题的讨论,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看法,同时进行更深入、客观地引导,让孩子学会从更大的视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分析问题就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所以,作文这件事,大家平时可能就觉得是语文这个学科的事,作文表面是文字的展现,背后却是大量的人文、社会信息的积累只有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思考,善于得出自己的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