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留住日渐“消失”的童年

亲爱的家长们:

 

帮孩子留住日渐“消失”的童年。写这封信的想法源自于上世纪一本非常有名的书,也来自于近期对身边教育现象的观察。

 

我们正处在一个“童年逐渐消失”的时代,日益发达的社交工具,让成人世界的秘密毫无遮挡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许多成人化的话题,已经出现在了小孩们的讨论中。

 

“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成为孩子向大人的宣言,如果这是为了告诉家长自己已经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有些时候,一些“少年老成”的孩子,却表现出一种看透一切的“成熟感”。比如有的孩子就表现出对学校、作家、旅游……这身边一切事物“不过如此”的“清醒态度”。这些孩子已经很早地走出了童年世界,失去了对童年的感觉。

 

与此同时,成人的功利性思维也进入到孩子的世界。有些以孩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为了取悦观众,加入了许多“成人化”的东西。唱情歌、互相拉选票、与主持人调侃……节目中的孩子成为“小大人”,孩子的天真则成为节目的噱头。“少年莫扎特”之类的故事越来越多,但这些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呢?没有人在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名叫尼尔•波兹曼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童年的消逝》。在书中,作者指出因为以娱乐为主的电视传媒的出现,模糊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线,导致人类童年的消逝。

 

这一观点自提出之后,就得到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尼尔•波兹曼说,“听众和读者不仅没有对这个观点表示异议,而且急不可耐地从自身的经验中为我提供证据。”尼尔•波兹曼认为人们“童年的消逝”对社会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孩子来说,就是儿童的快乐被成人的功利所取代。儿童游戏本来只图快乐,但是在成人化的比赛中,孩子们体会不到游戏的快乐,只能感到成败得失的压力。

 

时至今日,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所以当我们今天再看到尼尔•波兹曼的这些观点时,不但没有觉得过时,反而觉得更加贴合当前的时代。对一个社会来说,让儿童的生活过早地成人化,等于把成人都不一定能处理好的事情放在孩子身上,只会夺走他们的快乐,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处在压力和焦虑中。一个人在压力之下,他的潜能会处在一种被抑制的状态,即使有十分的能力,也只能发挥出一二分。

 

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童年的快乐让一个人养成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一个人有了一颗关爱他人的心灵,让一个人形成了轻松快乐的心境。这种良好的人生状态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古希腊被称为“人类的童年期”,那个时期也诞生了最伟大的艺术。正如我们现在谈艺术不能不谈希腊罗马,人的一生中也不能没有童年。童年时期孕育了无限可能,是一个人最接近他自己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他过得很快乐、很自我,他的人生就会很幸福,创作灵感也会很充足。

 

儿童艺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包括各位家长共同思考,每一位家长也是教育者,而且是最重要的教育者。

 

儿童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为了孩子的这份快乐,我们应该摒弃种种过于“功利化”、“成人化”的想法。 

 

艺术课堂应该是孩子释放天性的“快乐之地”,是一个让他没有烦恼的地方,一个保护他个性发展,让他实现自我成长的地方。一个孩子,他的头脑中不应该存在“我不会画”的想法,不应该存在“我比某某画得好”的想法,他应该为表达自己而画,为快乐而画,为艺术之美而画。长大后,他就会加入更多东西到自己的作品中,但是快乐——从童年起就伴随着他的快乐,应该成为他永远不变的主题。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同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共同抵抗“功利化”“成人化”“结果导向”的思维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作品,一个固化的结果——一幅大人所认为的“好的”作品,就像创意的“监牢”一样,会让孩子们的童年“提前结束”,限制他们的表达热情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失去绘画的乐趣,也失去原本与生俱来的艺术能力。 

 

我曾把儿童的艺术创作比作“放烟花”,最美丽的是它绽放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所以我们会把美术课程设计成一个让孩子体验绘画快乐、充分表达自我的过程,不用结果限制他们,为他们保留住最后一个快乐的童年空间。

 

生活不能没有艺术,人生不能没有欢乐,所以,每个人都不能没有童年。我们要努力保护的,就是孩子那份特有的率真与快乐,这是艺术大师们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是孩子们未来人生的幸福之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