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飞翔的能力就藏在翅膀底下

斯玛特


亲爱的家长们:

 

       在这封信中,我想和大家谈谈感性教育的话题。之所以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艺术教育,其实是通过感性方式来塑造孩子的教育,而不单是培养孩子的艺术技能。因为感性教育的缺失,已经给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比如教育“空心”的问题,很多成绩优秀的高校学生,他们的内心却十分空虚,有的甚至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也有很多缺位的地方,比如我们一直在谈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造力的问题,“中国几千所高校,每年培养上百万毕业生,却培养不出一个大师级创造型人才”。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仍然被理性的“对错”观念束缚手脚,不敢轻易下笔,经常陷入患得患失的状态中。同时,我们细心观察下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父母还在用过于理性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不顺从就加以批评或训斥,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感性的沟通。

 

      不难发现,这些事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层的关联。如果说过去感性教育缺失是因为我们过分注重理科教育和知识学习,那么今天感性教育缺失则是因为我们仍然在用理性教育的方式进行感性教育,用工厂流水线的方式培养艺术技能,用理性分析代替感性体验,从而封闭了孩子快乐和创造力的大门。
 

     到底什么是感性教育,感性教育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这些问题开始逐渐被教育领域和家长们所关注。

 

感性教育还原孩子的内在潜能

 

       之所以用“还原”这个词,是因为在教育中,大部分的能力都是孩子本身所具有的,就像小鸟飞翔的能力就藏在它的翅膀中一样,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它就能展翅飞翔。教育者并不是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要鼓励帮助孩子,还原他本该具备的能力。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潜能是以“胚胎”形式存在的,最初的“胚胎”中已经包含了将来会生长成熟的、有力的胳膊和腿;人的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爱、向往真理等能力,也是以胚胎形式存在的。社会和教育要用“容许、促进、鼓励、帮助”的方法,把以胚胎形式存在的东西,变成真实的实际的东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其实并没有教会他们什么,只是帮助他们还原自己本来的能力。

 

     毕加索也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关键是他的艺术天性能否一直保持”,我们教育孩子就是要寻找一种方式,激发孩子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并让他能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天性不被剥夺。那么这种方式是什么呢?

 

       它一定是一种感性的方式,“容许、促进、鼓励、帮助”,是感性的方式,斯玛特“陪伴、启发、引导、帮助”的教学方式也是感性的,这些都有别于理性的说教和训导,因为人的内心是感性的、受到爱和情感支配,只有被感性对待的时候,才能够打开心门,释放所有的潜能。

 

      不可否认,通过理性灌输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短时间掌握大量的知识技能,但这种方式压制了孩子感受体验的过程,他们不能消化吸收,同时感受到被强迫,内心倾向于反抗和封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睦教授认为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知识学习越多,内心反而越封闭越坚硬,所以他提出艺术教育要用“柔软化解坚硬”。

 

      我很赞同这个看法。孩子的内心为什么会被封闭?是因为他一直被灌输,而连同他内心一起被封闭的,还包括他创造力在内的一些很重要的生存和学习能力。如何才能让封闭的心灵打开?只能通过感性的方式,用柔软化解坚硬,让孩子打开心门,获取自我释放的快乐和自身本有的潜能。

 

感性教育释放孩子的创造力

 

       感性教育把孩子从“对错”的笼子里释放出来,让他们可以不断实践尝试自己的新想法,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可能。美术课堂上之所以会经常听到孩子们问“老师,我这样做对吗……老师,我这样做可以吗……”是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孩子们会把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延续到美术课堂。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在美术课堂上,孩子们需要知道:美术课堂是一个培养创造力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分数,只有自身的感受是最可贵的,要把最打动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相信自己内在的感觉,唤醒内在的创造力,用先打动自己的东西再去打动别人。

 

      这是艺术教育最核心的地方,也是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它直接培养创造力的基本素养。创造力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敢于尝试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但也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创造力虽然不等同于犯错,但是不犯错一定没有创新的可能。”然而在我们的知识课堂测试中,犯错是要被扣分和被惩罚的,这使我们对错误都抱有深深的恐惧。所以分数考试的模式,可以使孩子学习到知识,但是并不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培养。
 

     如果让孩子用“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没有分数”的态度来看待艺术创作,压力就没有了,他们可以真正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增强表达的自信,这就是创造力的源泉。
 

     艺术家草间弥生在看自己的作品时,还会发出“好美的作品”、“太美了”、“虽然是我自己画的,但足够打动我了”之类的赞叹,这是她对自己情感和想法的再次认同。从世俗客观的角度来看,她的作品可能很难界定是不是最好的,也可能有人不喜欢,但是在艺术家的心里,她对自己作品的价值确信不疑。

 

      创造力不是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而来的,而是从对自我的确信中来的。因此,我们只能引导孩子从“对错、好坏、分数”的理性束缚中走出来,引导他们多多关注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对自我感受和想法的确信,否则就无法培养孩子真正的创造力。

 

感性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为的是什么?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幸福快乐的生活呢?衡量幸福快乐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他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二是他可以释放自己最大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幸福快乐是一种感受,只有通过感性的方式来实现。当一个人的感性缺失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灵空虚和心理问题。音乐、美术、舞蹈,不管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在本质上都是“非功利性”的,都属于人类感性的范畴,不是主要满足人的功利性需要,而是首先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所以艺术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多多感受艺术的快乐,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树立积极阳光的世界观。而不要用过多的技巧训练以及对结果的过分追求破坏这一切,让孩子的灵感和能力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中自然地生发出来,慢慢成长。

 

      感性教育也是解放自我能力的教育。正如这封信前面所说的,感性教育可以还原孩子的内在潜能,释放孩子的创造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一个人可以全然释放自己能力的时候,不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