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51个国家的120位艺术家带你“看世界”

2022年8月2日斯玛特欧洲艺术游学团队来到了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岛城。
打开威尼斯的地图,一眼看上去,主岛的形状很像两只紧扣的手,或是一只有着很大尾巴的鱼;
如果,你站在圣马可广场钟塔顶上向东望,地图上鱼尾巴的区域被郁郁葱葱的一片树林包围着,与整座城满眼的红色屋顶有着很大的不同。
再回头看看地图,那一片绿色的北侧有一片巨大的区域,威尼斯狭窄的水道与密集曲折的街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围绕着一片方整水池的几组大尺度建筑。
 


 

斯玛特此次前来,我们不仅仅是来“读”威尼斯这座城
在这里,我们将要透过艺术,来“读”世界

 
每隔两年,全世界的艺术家,理论家,策展人与媒体人以及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会在夏秋两季云集到威尼斯,已成名的艺术家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权威,默默无闻的艺术家希望自己能在这里一举成名,而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也都会慕名来到这里,与世界接轨,享受着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
那么是什么,把这里仿佛变成了艺术界的名利场呢?
 

这就是威尼斯双年展
(Venice Biennial)

 
“双年展”(Biennale),在意大利语中是“两年一次”的意思,而如今国际上形形色色的双年展都是以这个词冠名,可见威尼斯双年展的祖师爷地位。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于1895年,自第一届以来, 威尼斯双年展以其宏大的策展规模, 担当着现代艺术权威标杆的角色。如同艺术界的奥林匹克一样, 全球几十个国家都在属于自己的场馆中, 将最出色的艺术家推向全世界。各个国家馆遍布整座城市, 并多数聚集在郁郁葱葱历史悠久的绿园城堡 (Giardini) 和附近曾经作为船厂仓库的军械库 (Arsenale) 区域。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双年展的声望与日俱增,其关注的对象也从最初的装饰艺术逐渐转向更新传统的现代艺术。
如今,它不仅见证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当代艺术变革,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接下来,斯玛特创意美术加盟老师将带你进入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感受一下它的真正魅力。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于5月13日至11月26日向公众开放,以“艺术万岁”(Viva Arte Viva)为主题,在动荡的时局下,重申艺术和艺术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展览围绕九个篇章以“跨馆展”的形式展开,从主展馆所在的绿园城堡(Giardini)开始,一路延伸到军械库展区(Arsenale)中长达320米、建于14世纪的制绳工厂,最后在军械库展场尽头的花园里收尾。共有来自51个国家120位艺术家的作品受邀参展。
“艺术万岁”是一句感叹,更是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状态充满激情的礼赞。与此同时,与其将“艺术万岁”理解成单一的明确主题,不如说它是一种构筑艺术家和公众联系的路径。
九个篇章,每一个篇章之间没有物理间隔,在马塞尔设想中,它们将像书本的章节一样持续推演,每一个篇章都由不同种族、文化、年龄的艺术家在一起讲述。
马塞尔谈九大篇章:
“这是一场抵达未知的旅程”
九个篇章,从“艺术家与书本之馆”,到“时间和无限之馆”,充溢着艺术家的声音,它们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这也反映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双年展是一场旅程,从自我出发,抵达彼此的旅程,通向一个分类维度之上的大同世界,通向一个潜在的新人类的概念。”
克里斯汀·马塞尔表示:“这种从自我通向未知的运动,是以体验和感受为导向的,也是对于当今保守环境的回应,它抵抗偏见、怀疑和冷漠。”
 
绿园城堡 (Giardini)
 


1797年,拿破仑攻占威尼斯,这位新的占领者迫不及待地为古城规划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改造方案为威尼斯增加了大量的公共设施。为了在 Bacino di San Marco 沿岸建立起一个公共花园,拿破仑下令排干了这一区域的沼泽,如今双年展主展馆所在的绿园城堡便诞生于此。本届两个“跨馆展”(trans-pavilion)——“艺术家与书本之馆”(Pavilion of artists and books)和“欢愉与恐惧之馆”(Pavilion of joys and fears)在此举办。
 

“艺术家与书本之馆”
(Pavilion of artists and books)
 


第一个篇章“艺术家与书本之馆”向世人展现了艺术家工作室的秘密,有一些像是办公室、仓库、合作工坊。而今的艺术家工作室不再是孤独研究之所,有一些甚至有完整的实验室,可以展开不同类型的研究。与此同时,这个篇章也将展现艺术家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特别是他们与书本、文本、知识的关系。在一个所谓后互联网时代,艺术家和书本、文字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丰富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